欢迎光临:就发布,联系QQ : 3619154902 登录 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微信营销 > 微资讯 > 中国式社交暧昧,靠着微信「拍一拍」拯救了!

中国式社交暧昧,靠着微信「拍一拍」拯救了!

作者:   来源:  热度:6492  时间:2020-06-20
最近,微信发布 v7.0.13 版本更新——上线了「拍一拍」功能。只要双击聊天界面中对方的头像,就会在

最近,微信发布 v7.0.13 版本更新——上线了「拍一拍」功能。只要双击聊天界面中对方的头像,就会在记录里显示对方被“拍了一下”。

听到「拍一拍」这三个字就很“微信”,究竟它的前辈可是「摇一摇」、「跳一跳」,当然还有「看一看」。

和他们的前辈一样,「拍一拍」一上线就 C 位出道。

网友们纷纷开始搞事情,很快「拍一拍」就玩坏了。放几张图,随便感受一下:

爱传播的up群也掀起了这股“拍拍风”,良好的学习氛围从拍一拍开始吧!了解up群请戳:已有2000+人在这里学习了!UP群再添重磅福利等你来!

众所周知,微信是一个虚拟社交场域,固然表面上只是上线了一个简单的功能,但却在社交媒体引起了一场全民狂欢。这背后产生的机制或许值得玩味。

 

为什么「拍一拍」能够引起热议?

 

「拍一拍」功能在上线前并未做太多的测试与推广,IOS 微信在发布 v7.013 版本的更新日志只有“解决了一些已知题目”,对「拍一拍」这个新功能只字未提。

很多人在聊天框中看到这个功能是在对方拍了你之后,在聊天界面中出现了一行浅色的字体——「xx拍了拍xx」,这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

“这个功能怎么玩?”不少人看到后第一反应是想要模仿。塔尔德是社会心理学模仿理论的创始人,他以为不存在任何超越个体心理体验额度实体,一切社会过程无非是个人之间的互动,每一种人的行动都是在重复某种东西,也就是模仿行为。

模仿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想要知道「拍一拍」这个功能如何呈现,我们可能会搜寻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介寻求帮助,也可能会直接问对方。

当我们从各种途径获得答案发现——只需要连续点击对方的头像就可以获得这个功能,这种低操纵本钱的方式很快引起大规模的传播。很多人将自己「拍一拍」的经历作为搞笑段子发布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来调侃新上线的功能,娱乐化的表现形式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寻求回属感。

关于群体性孤独,乔治·布克纳有一句很经典的话:

我们彼此知之甚少,我们都是厚皮动物;我们相互伸出手来,却徒劳无功——我们只不过磨掉了对方粗糙的皮革而已。我们都很孤独。

在微信聊天界面回复「拍一拍」,双方会心一笑,虚拟的社交关系也仿佛拉近了一些。

 

拍一拍:化解尴尬的第三方角色

 

微信作为一种传播媒介,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处于交流的状态。不过到底什么才是交流呢?

赛奇·莫斯科维奇在《群氓的狂欢》中提到:

交谈就是用语言轻轻地触动所谈之事,用流畅的言辞温柔的与别人交流,带着甜蜜的微笑说出一两种想法。

当然,这种理想的交流模式在微信的日益发展中逐渐变味。一方面交流的不同等日益加剧,我们应该都听过类似的抱怨:“要是放工能不看微信群就好了。”、“现在都懒得发微信朋友圈,还要屏蔽人,太麻烦了。”另一方面,双方都处于不同的场域,并不能保证每时每刻都理解对方所表达的观点。

当微信与复杂的人际关系扯上边,里面所涉及的社交属性就很难同等。比如在工作群,领导说话下属通常只能表示认可或赞同,假如工作出错或者领导数落,群里的氛围会变得很微妙,这种微妙所带来的焦虑感会一直在群里停留,直到下一个话题出现。同样,与朋友之间的交流也会时不时出现某些尴尬时刻,可能是开了分歧适的玩笑或者是做出了某些不公正的评价,这些微妙的时刻也需要借助第三方外力来进行化解。

「拍一拍」就承担了这种三方角色。试着想象一种场景:在工作群下属出错并发红包罚款,领导指出错误并希看下次进行改正。这时候,群里的其他同事对这位出错的同事使用「拍一拍」功能,原本严厉的氛围稍许有些缓解,回到了事情发生之前的微妙感。

当然,「拍一拍」并不只承担这一种角色,它还有一种「摸索式的信任」。英国社会学家 Anthony Giddens 提出过一个观点——“纯粹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关系也时刻存在。由于某些时刻利益相同,加了微信好友,但此刻假如双方中的某一方还想进一步将「纯粹关系」发展为「关系」,可以试着用「拍一拍」摸索对方的态度。假如想向暗恋对象表白,不愁开头没话说了——先「拍一拍」再说。

这就是中国式“暧昧”社交。

 

拍一拍:自我满足的游戏心理

 

除了社交互动的满足感,「拍一拍」大受青睐,也正是利用了用户的游戏心理。传播游戏理论由威廉·史蒂芬森在《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一书中提出,该理论以为,使用媒介的过程是一项“主观游戏”,“大众传播之最妙者,当是答应阅读者沉醉于主观游戏之中”。

随着微信对现实关系的收编和在生活中的扩张应用,其使用场景开始融合,逐渐从闲暇时间延伸至工作时间,从娱乐领域拓展至工作领域。按照游戏理论,媒 介的使用具有非现实性,媒介的内收留不是受众自己的 日常生活,受众使用媒介是一段短暂的“插曲”,在阅读中将自己带进他人的故事中进行想象。但就微信而言,多种现实关系聚集在朋友圈和微信群,它由此成了现实生活的延续和再现,朋友圈的事不再和自己毫无关联,甚至一些是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在刷朋友圈或浏览群消息时,游戏的非现实性被破坏,用户有时不得不直面现实,减少观赏、假装的游戏乐趣。

但「拍一拍」功能的出现,受众被答应暂时离开现实世界,沉醉到主观游戏之中。在聊天群中我可以自己选择时间选择主体「拍一拍」,这是一种自我取悦和自我满足,也正是游戏的心理。

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曾提出拟剧理论,他把社会比作戏剧中的舞台,把社会成员比作演员来解释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为了表演会区分出“前台”和“后台”,前台是让观众看到并从中获得特定意义的表演场合,后台则是整理自己、为前台表演做预备的场合。他以为,人们在不同的前台会进行不同的自我呈现。著名传播学者约书亚·梅洛维茨推进了相关研究,进一步提出媒介情境论。他以为,情境即信息系统,每一种独特的行为都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媒介的变化必然导致社会环境的变化,而社会环境的变化又必然导致人类行为的变化。

情境的融合带来受众融合,不同情境下所具有的针对性的传播方式。「拍一拍」这样的表达方式为用户提供了安全感,不需要立人设、假装和炫耀,因此大多数用户便停止表演,回到自己的后台,成为了个人“自我”自愿的展示场。在「拍一拍」对方或自己后,用户可以免往后顾之忧,在法律答应范围内自由「拍一拍」,获得自我满足与提升。

 

「拍一拍」有太多想象空间

 

固然前面分析「拍一拍」的作用,但不少人还是质疑它是不是鸡肋?

「拍一拍」这个功能与 QQ 「抖一抖」很像,但二者的意思完全不同:

「抖一抖」:“赶紧回复,我很急。”

「拍一拍」:“在吗?可以回复一下我吗?”

「拍一拍」稍显弱势,对方假如不想回复,拍再多也不会回,提醒效果弱,回复效果也弱。或许很多人觉得这种功能很鸡肋无用,张小龙也在朋友圈表明:这个功能实现方式十分简单,只需要一行代码就可以。

像蚂蚁一样见面打招呼,碰碰触角,这一微小的改变能让我们感受到微信的克制,这种克制里带着它对用户的温柔与独占的浪漫。

社交产品的本质是活跃,在「拍一拍」之前微信也做过很多探索,比如群红包、小程序、群接龙等,这些场景的发掘都十分有实用意义。一个小小的「拍一拍」承载了用户太多心思:传递信息、陌生人破冰、判定自己人、群的共同气味……这个功能将用户心理探索的及其细致,缓解了很多社交尴尬场面。

从实用性来说,或许「拍一拍」的功能或许并不强大。

这个功能也许像张小龙朋友圈说的一样:

通过简单的交流达到社交目的,对方拍了你,没有强提醒,更像是蚂蚁之间一次简单的触碰,至于会产生什么化学作用,有太多的想象空间。

这种想象空间可以是弥补线上交流不在场状态的缺失。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是完成个人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拍一拍」这个功能让对话双方都能感受到线下聊天的想象,边聊天边制造一些轻松的氛围,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线上沟通的鸿沟,增强了亲密感。

也可以是文章前面所说的中国式暧昧社交,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像一层纸,或许「拍一拍」就是双方关系的助推器和破冰点。

这种门槛低、心理压力小的轻度互动,固然没有什么大用处,但却丰富了聊天场景。假如可以用一行代码的本钱就能让微信保持有趣,何乐而不为?

参考文献:

陈婷.沉默的朋友圈与被激活的微博——传播游戏理论视域下的媒介迁移现象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01):79-80.

618大促正在进行中,快来享受全年最低价!!!

作者:蚂蚁

编辑:米太阳

主编:羽生

登录

使用微信帐号直接登录,无需注册

copyright©2017-2020www.jiufab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7009346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