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军事新闻网站「The War Zone」(TWZ)报导,根据美国Planet Lab的卫星图像显示,至少3架「攻击11」出现在日喀则机场,这意味着「攻击11」已经进进实战状态,至少是作战测试状态。据悉,这是美国首次获得足够有说服力的证据。
Planet Labs Inc卫星影像显示,从8月6日至9月5日间,日喀则空军基地出现3架攻击11无人机。其中至少两架攻击11无人机採用与其他解放军军机常见的整体灰色涂装,另一架则盖上红啡色保护罩。
香港01引述微信公众号「鉴军堂」指出,外界对于攻击11无人机都已相当熟悉。它採用飞翼布局,具备高度优化的隐形设计,其典型作战任务包括执行穿透性空对地打击和情报、监视和侦察(ISR)任务,也具有作为电子战平台用于空对空作战的潜力。
在此前的多次防务展和阅兵式中,它已经公然亮相,根据中国官方说法,攻击11早已经服役。
但部分西方媒体和专家拒尽相信中国在先进无人机领域「领先世界」,坚持以为这些无人机都是「试验品」甚至「恐吓人的模型」。
报导分析,解放军将攻击11部署在日喀则地区的主要原因,与中国在中印边境地区的战略部署有关。据指出,这里多年来一直是各种中国先进无人机的部署地点,包括「彩虹」系列无人机,以及无侦7「翔龙」高空侦察无人机也经常出现在这里,「用于收集与印度交界的边境情报」。
另外,解放军也可能在日喀则地区,对攻击11的自主作战能力以及与有人驾驶战机的协同作战能力进行测试。
报导还提到,除了攻击11外,中国还在测试多型更先进的无人机,包括具备六代机特徵的无人空战僚机。而美国固然更早尝试发展隐形攻击无人机,却因种种原因放弃。如今美国的察打一体攻击无人机依然是MQ-9「死神」、MQ-1「捕食者」之类的非隐形无人机。
有评论文章指出,无人作战机是一场长跑。中国不是第一个冲出起跑线的,却是第一个冲冲向终点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