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多间大学发现怀疑假学历进学申请。教育局13日指,虚假学历严重影响香港专上院校招生工作及香港得来不易的国际声誉,教育局和各专上院校对此均採取「零收留忍」态度。继中文大学日前表示,切断数百宗怀疑假学历非本地生申请个案后,香港大学亦证实接获数百宗,当中无人获录取,倘校方把握具体证据,会向警方举报。
港媒报导,港大重申,对学术诚信秉持最高标準,对任何违反学术诚信和不老实的行为持零收留忍态度,亦将继续提升并採取新识别措施,严格侦查涉及虚假陈述的申请个案。
明报报导,媒体13日向多间院校查询,至少5间大学表示在今学年揭发假学历进学申请,除中大、港大外,理大则有约10宗,浸大称今年个案没明显增加,已向警方举报;恒大称今年曾收到假学历个案。警方称,今年截至7月接获126宗涉本地大专院校学生怀疑假学历案件,自2022年起至今年7月已就此拘捕55人,当中9人被起诉,6人罪成。
据报导,教育局13日表示,假学历严重影响院校招生及香港「得来不易的国际声誉」,当局对此零收留忍,并会跟院校沟通,「不中断完善安排」。警方又表示,截至今年7月已转介共21间怀疑内地的「黑中介」或中介人的资料予内地部分跟进,会继续跟内地执法部分合作。
报导引述理大表示,今学年发现约10宗疑以假学历进学的非本地生个案,已取消其申请及取录资格。校方正计画在进学申请系统中引进AI技术,提升学历验证的成效;又称已引进由深港政府推出的跨境数据验证平台,运用区块链及数据加密技术,覆核申请人提交的内地学历证实,可「大幅缩短验证时间」。
报导说,浸大13日表示,今年发现的假学历个案没明显增加,已向警方提供个案资料,校方并取消取录涉案申请人。自资恒生大学13日亦称,今年曾收到怀疑凭假学历申请进读的非本地生,全部不予录取。
城大、教大、岭大和科大13日未透露涉假学历的申请数字,均称有既定严谨程序审查学历。
报导指,前特首梁振英日前在网上发文,关注学生造假影响院校、其他学生申请人,以及整个香港在全国乃至国际社会的声誉和可信度,「香港这锅粥就这样坏了」,促执法部分「将卖假文书的败类依法重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