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期间,由病媒蚊传播的屈公病(基孔肯雅热)疫情近期在广东肆虐,港澳也面临风险,其中,广东佛山5区均出现病例,数目冲破4000。广东省已号召全民参与「清积水灭蚊虫」爱国卫生运动,下令要「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扑灭疫情」;禅城区更将「防蚊令」列进村规民约,拒不配合灭蚊行动者将暂停发放分红,并进一步追究责任。
自7月下旬以来,屈公病从佛山顺德等地陆续爆发,后蔓延至佛山全市,广州、阳江、湛江等地也出现病例。据当地通报,截至24日,顺德区已累计病例3627例,佛山全市破4000例。
香港、澳门两地也面临传播风险,澳门卫生局25日公告,接获两例输进性屈公病病例报告,列为今年第3、第4例「输进性」病例,1人曾赴佛山顺德,1人曾赴菲律宾。
香港方面,港府已跨部分召开会议,讨论预防措施,专家坦言中港人流频密,输进无可避免,香港卫生专家袁国勇示警若疫情爆发,可能是「大规模」,还称虽目前病例死亡率低,但港人无免疫力,不能轻视。
为了控制疫情,佛山禅城区进一步加强农村蚊媒传染病孳生地清理,印发关于加强农村蚊媒传染病孳生地防控工作的意见」,石湾镇街道石头村、南庄镇东村等地区订定村规民约,「拒不配合防控或房屋多次出现阳性积水的,可由村委会对其进行通报批评,并暂停其二次医疗报销、老人金发放等福利;若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村集体暂停该村民(成员)分红的发放,并进一步追究责任。」据了解,村内每年分红约1万至3万元(人民币,约1405至4215美元)不等。
屈公病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该病毒由蚊虫传播,症状包括高热、剧烈关节疼痛和长期疲乏。对于此轮疫情,复旦大学附属西岳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中国既往没有输进性基孔肯雅热引发大流行的案例,基础免疫力缺失,因此病毒传播会快于其他流行区域。但他夸大,若能及时採取有效措施,目前南方部分地区应该仍处于控制疫情的有效窗口期,仍能阻止感染进一步增多、向周边区域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