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数位金融竞赛升温,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生效,以全球首创的监管框架吸引资本与人才,争夺数位时代「铸币权」。
分析指出,港元实行与美元挂钩的联繫汇率制,导致香港丧失货币政策自主权,本质上成为「美元兑换券」。面对美国「GENIUS法案」推动美元稳定币正当化,香港若滞后立法将面临资本外流风险,削弱其金融中心地位,因此被动防御。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日前表示,香港稳定币发行人标準相对严格,进场门槛相当高,首阶段只会发出数张牌照,而获发牌的稳定币发行人必须有实实在在的应用场景,例如跨境贸易等。
实际上,美国稳定币由市场主导、政府监管,发行机构多为私人企业,主要面向消费者(B2C)。换言之,美国法案倾向让稳定币市场化;香港稳定币则由香港金管局主导、发牌,治理更为中心化,应用场景以机构间结算(B2B)为主。
台湾政大外交系教授陈秉逵指出,香港推出稳定币有两个因素:一是先看到美国推出了稳定币法案,发行以美元为基础的稳定币,这不仅是一个支付工具,而是蕴含相当大可能性的市场,为保住香港作为金融中心地位,所以得做;二是看到稳定币可能会失控,所以必须要监管。
陈秉逵以为,香港稳定币基础应该是港元,要巩固的是香港在整个全球金融体系里的角色,而这是北京所支持的。香港在反送中之后,国际金融地位有下降,北京以为要维持地位要跟上时代,而当前看起来是稳定币的时代。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长许正宇近日便指,香港将由政府主导推动稳定币应用,首阶段聚焦跨境支付,夸大「稳定币结合区块链与法定货币,有助提升资金流通效率」,未来应用将延伸至ETF等金融资产代币化。
对于条例的实务应用,台湾致理科技大学国贸系副教授张远大指,目前已有部分企业进行测试,包含京东、蚂蚁等大型平台,已尝试以稳定币进行跨境清算操纵。「电商企业需要资金切割与清一元一分红中麻将群算能力,假如能用稳定币处理美元交易,全程在链上完成,不必再依靠银行中介」,一旦此模式建立,将加速港币数位清算机制的普及,未来甚至可引导香港重新成为区域金融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