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日越日、「川习会」登场前,新华社26日晚间发表2500余字署名「锺台文」的文章称,「只要不分裂国家,只要认同两岸都是中国人、一家人,两岸双方完全可以坐下来对话沟通,化解矛盾,累积互信,为两岸关係和平发展翻开新的一页。」
新华社这篇题为「台湾题目的由来和性质」的署名文章除前言和结语共分四大部分,分别为:「历史不收留篡改,台湾属于中国地位已定」、「台湾题目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从未改变」、「台湾题目必然要由中国人自己解决」。
文章称,80年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台湾随之光复。其后不久,由于中国内战延续和外部势力干涉,海峡两岸陷进长期政治对立的特殊状态,由此产生了台湾题目。
文章表示,「台湾题目因民族弱乱而产生,是上世纪40年代中国内战遗留的题目,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内部事务,必将随着民族伟大复兴而彻底解决。」
新华社这篇署名文章从公元230年,三国时期吴人沈莹所着《临海水土志》留下了关于台湾最早的记述,夸大「台湾自古属于中国的历史经纬清楚」。
对于当前两岸对峙状态,文章指出,「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年底,国民党统治团体退踞台湾。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着手进行解放台湾的準备时,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趁机派军队进进台湾海峡,阻挠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并扶持国民党统治团体,由此产生了台湾题目,遗留至今。」
新华社在文章中重申北京当局对「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从未改变」的论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心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代表全中国的唯一正当政府。这是在中国这一国际法主体没有发生变化情况下的政权更替,中国的主权和固有领土疆域没有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理所当然地完全享有和行使全中国的主权,包括对台湾的主权。」
文章还提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果断反对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坚定支持中国政府为完成国家同一所作的一切努力。
针对「九二共鸣」内涵,文章称,「30多年前,海峡两岸双方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达「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鸣(后被称为『九二共鸣』』),明确界定了两岸关係的性质,即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谋求国家同一。」
文章夸大,「历史事实充分证实,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鸣』是台海和平稳定的定海神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鸣』,两岸关係就能改善和发展,台湾同胞就能受益;背离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鸣』,两岸关係就会紧张动荡,台湾同胞亲身利益就会受损。」
「2,300万台湾同胞都是中华民族一分子,都是中国人。制度的不同,改变不了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客观事实。两岸不是『国与国关係』、也不是『一中一台』。只要不分裂国家,只要认同两岸都是中国人、一家人,两岸双方完全可以坐下来对话沟通,化解矛盾,累积互信,为两岸关係和平发展翻开新的一页,为实现祖国完全同一凝聚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