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录得首宗基孔肯雅热(屈公病)本地个案,一名82岁高龄老妇证实染疫。老妇居住在黄大仙区大型屋苑,卫生当局怀疑疫源在屋苑之内,可能波及万名居民,以及邻近的小学生。
香港卫生防护中心说,屈公病是一种经蚊子传播的传染病,已在110多个国家被发现,当中包括非洲、亚洲、欧洲、美洲和印度洋及太平洋群岛等地。染疫者常见症状包括关节痛、肌肉疼痛、头痛、噁心、倦怠和出现红疹等,病情长的可持续数年。
今次82岁女患者居于黄大仙凤德邨雪凤楼,周四因关节病到广华医院求诊并进院,血液检测对屈公病病毒呈阳性,目前情况稳定。确诊婆婆经常到四周的保良局金卿幼稚园接送孙儿,会在区内晨运,在商场和市井买菜,卫生防护中心总监徐乐坚指,婆婆潜服期内没有外游,估计感染源头在凤德邨内。
黄大仙凤德邨是大型租者置其屋计划的屋苑,香港卫生防护中中心传染病处主任欧家荣说,在患者居住楼宇200公尺半径範围内的居民,假如被蚊叮咬后可能有风险,涉及20座大厦、8000个住户,初步估计超过1万名居民,包括凤德邨7座楼、凤钻苑、凤礼苑两座大厦和蒲岗村道以西周边的11座大厦,邻近学校有3间,分别是圣文德天主教小学、礼贤会恩慈学校和神召会马理信书院。
欧家荣说,之前香港46宗屈公病输进个案的患者,都无人到过凤德邨,相信可能有稍微病徵的个案近期在区内出没,被蚊叮咬后,将病毒传给蚊,导致婆婆受感染。 当局星期天举行跨部分会议,讨论未来区内的重点工作,包括加强屋苑灭蚊。
港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总监徐乐坚说,暂看不到屈公病本地爆发,但估计透过主动追纵,可能会找到新的确认个案。对于何时才能解除本地感染的风险,他称当做好所有灭蚊及控蚊措施,经过1个潜伏期,最长约12日后若再无个案,就会比较放心。
港府食环署防治虫鼠主任主管霍明茵说,已即时在患者住所、曾经往过地方四周加强灭蚊,包括施放喷雾,清除积水,假如不能清除积水,则施放杀幼虫剂,并会加强地盘等高危地方,以及加强宣传教育。明日环境及生态局将召开跨部分会议,协调各部分的防蚊灭蚊工作。